首页/知识/茶叶知识/茶叶的文化/正文

宋代 “斗茶 ”中的建盏文化

来源: 原创
作者: 源源
2023-10-11 09:52:13
次阅读

中国是茶的故乡,更是瓷的国度。茶文化和瓷文化相互辉映、不可分割的唯一代表物就是建盏。

宋代 “斗茶 ”中的建盏文化

我国的饮茶习俗在唐代中期已蔚然成风,并开启品饮艺术的先河,但饮茶的方式主要是煮茶法,先烧水煮茶,然后将煮好的茶用瓢向茶盏分茶。饮茶时要将鲜白的茶沫,咸香的茶汤和柔嫩的茶末一起喝下去。到了宋代,饮茶方式改成了点茶法,其比煮茶更讲究。宋代的点茶用的也是团饼茶,先将茶饼碾碎成粉末,再用茶罗筛过,茶粉越细越好。

接着候汤(烧水),用沸水冲洗后,将适量的茶粉放入茶盏,先少倒点开水,将茶粉调匀,称调膏。再从四边注入沸水点茶,边注水边用茶筅击拂成悬浮液,汤花色白,在盏边无水痕为佳品。然后将有茶末的茶汤一起喝下。

用点茶的方法来比赛茶和茶汤的质量,称为“斗茶”,又称为“茗战”。钟情书画、茶道艺术的皇帝宋徽宗赵佶在他的《大观茶论》中写道:“点茶之色,以纯白为上真,青白为次,灰白次之,黄白又次之”。

关于斗茶的标准,蔡襄在《茶录》中是这样表述过:“视其面色鲜白,著盏无水痕为绝佳,建安斗试,以水痕先者为负,耐久者为胜,故较胜负之说,曰“相去一水两水”。

也就是说先看汤色以纯白如乳为上,其次看茶汤,茶汤的表面泛起的“汤花”,能较长时间凝住茶盏内壁不动为胜,俗称“咬盏”,汤花散退较快,先出现水痕的为负,俗称“云脚涣散”。水痕出现的地方在茶盏内壁与茶汤相接处。宋代茗战以三战二胜决出胜负。所以在当时受到了上至皇帝将相、达官贵人、文人雅士下至市井平民、浮浪哥儿的广泛青睐。

宋代 “斗茶 ”中的建盏文化

斗茶不仅仅是决出茶的品质优劣,实质上是一种追求精神愉悦的艺术茶事活动。在斗茶不断向更高境界推进过程中,茶叶、茶具的品质也需不断提高,才能适应需求。当斗茶风靡朝野达到登峰造极之时,必须是有极高艺术品位的茶盏才能与茶家的审美心境契合。所以建盏的发展与斗茶息息相关且相辅相成。

建盏黑釉的单纯与窑变的纷繁形成对比,其背后蕴藏的是一种和谐自然、朴素玄妙的审美情趣,是雅与俗、巧与拙双重艺术性的成功表现。建盏这种简素古朴之美与生俱来就和禅意的境界有着一种天生的默契。

宋代 “斗茶 ”中的建盏文化

建盏和茶在宋代的文人生活里一日不可缺,在许多的诗词作品中都有描述。

宋徽宗在他的《宫词》中赞曰:“兔毫连盏烹之液,能解红颜入醉乡。”北宋名臣蔡襄《北苑十咏-试茶》中咏道:“兔毫紫瓯新,蟹眼清泉煮,雾冻作成花,云闲未垂缕。”

苏东坡《宋南屏谦师》诗曰;“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忽惊午盏兔毫斑,打作春翁鹅儿酒。”

北宋范仲淹《和章岷从事斗茶歌》一诗曰;“金黄碾畔绿尘飞,紫玉瓯心雪涛起,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斗茶香兮薄兰芷。”

著名诗人杨万里在《陈蹇叔郎中出闽别送新茶》诗中写道:“鹧鸪碗面云萦字,兔毫瓯心雪作鸿。不待清风生两液,清风先向舌端生。

宋代 “斗茶 ”中的建盏文化茶文化的人也越来越多。古玩市场的兴起,建盏也从给鸡喂食的碗变成了收藏界把玩的新宠。

由著名演员主持人王刚主持的《收藏天下》有一档关于茶文化和建盏的节目,里面的真品专家给的价格不菲。现在建盏的制作工艺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场上新烧的建盏品相相当不错,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和认可。

如果我们恢复了宋代的点茶技艺,在热爱茶文化的人当中加以推广,必定会给爱茶者带来感官与精神的双重愉悦。

关注我们,了解更多茶叶、白酒、好物资讯

宋代 “斗茶 ”中的建盏文化查看地址:https://www.dixiangxunyuan.com/chawenh/3085.html了解知识。

展开全文

历史文化之建窑的兴起与衰落

宋代点茶与日本抹茶有什么关系?

相关茶叶
一香一茶一酒一人生
爱茶也爱酒!了解更多茶叶识
知识共享快速准确全面
滴香寻源~茶酒知识让你更懂生活
  • 茶叶故乡各色茶被赋予了雅致的名称
    中国作为茶叶的故乡,种茶、品茶历史悠久,产茶量极为丰富。因疆土广袤,各地环境气候不尽相同,茶的种类繁多,千差万别。茶树的生长习性各
    0次阅读
  • 元稹《贬江陵途中寄乐天、杓直》茶诗作品详解
    【贬江陵途中寄乐天、杓直】元稹想到江陵无一事,酒杯书卷缀新文。紫芽嫩茗和枝采,朱橘香苞数瓣分。暇日上山狂逐鹿,凌晨过寺饱看云。算缗
    2次阅读
  • 安溪以茶闻名于世
    茶叶的文化安溪以茶闻名于世
    据考古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和印纹陶片考证,安溪早在4000多年前已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当时的原住民闽越人聚居在西溪上游两岸,狩猎捕鱼,
    0次阅读
  • 伊朗人饮茶不见茶
    茶叶的文化伊朗人饮茶不见茶
    伊朗人喜欢饮茶,不分男女老少,每天都离不开茶,许多伊朗人一天喝十五六杯茶是最平常的事。这是因为伊朗禁酒,他们便以茶代酒,况且饮茶还
    0次阅读
  • 桃花源喝擂茶介绍
    茶叶的文化桃花源喝擂茶介绍
    桃花源喝擂茶喝擂茶,是桃花源独有的风俗。无论是炎热的夏季,或是寒冷的冬天,这里的百姓一般不吃中午饭,而是摆上一桌擂茶;家里来了贵客
    1次阅读
  • 茶若君子“寻找名人”
    当接受了为芜湖文化名人撰写小传的任务时,我还在窃笑:芜湖有名人吗?耳熟能详的不是匆匆过客,就是籍在他乡。连文友也说芜湖没出大家。但
    0次阅读
  • 俄罗斯的饮茶习惯介绍
    俄罗斯的饮茶习惯在日常生活中,俄罗斯人每天都离不开茶。早餐时喝茶,一般吃夹火腿或腊肠的面包片、小馅饼。午餐后也喝茶,除了往茶里加糖
    0次阅读
  • 云南勐库茶区及栽培古树茶特色
    勐库茶区位置:云南省临沧市双江县。临沧的勐库栽培古茶树群落,是目前全世界发现的海拔最高、密度最大的茶种群落。地处双江县大雪山中上部
    0次阅读
  • 云南西双版纳的茶祭风俗茶文化茶礼
    诸葛亮是云南茶区多民族共同尊奉的“茶祖”。过去,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三日诸葛亮生日那天,西双版纳古六大茶山一带的茶商都要组织当地各民族
    0次阅读
  • 茶文学散文表现手法灵活和语言优美的特点
    茶文学散文辞赋和散文以其表现手法灵活和语言优美的特点,更适合用来表现茶的品性。在历代的辞赋和散文中,茶作为一种寓意清新的事物,也是
    0次阅读
  • 茶叶趣事习俗“茶与婚礼”
    茶叶趣事习俗茶俗是我国民间风俗的一种,它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淀,也是人们心态的折射,它以茶事活动为中心贯穿于人们的生活中,并且在
    0次阅读
  • 一杯清茗,十年尘梦
    陆羽说:“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茶大多生长于南方,其生长之地也颇有讲究。“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上等之茶生长在岩石
    0次阅读
  • 范仲淹《鸠坑茶》茶诗作品赏析
    【鸠坑茶】作者:范仲淹潇洒桐庐郡,春山半是茶。新雷还好事,惊起雨前芽。【释义】雨前芽,谷雨前采的春茶。【详解】鸠坑茶,古称“睦州鸠
    0次阅读
  • 茶文化的定义
    茶叶的文化茶文化的定义
    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美德、法律、习俗和习惯的综合整体。文化学的任
    0次阅读
  • 下午茶的起源由来及文化
    下午茶的由来及文化下午茶起源于17世纪。当时,英国上流社会的早餐都很丰盛,午餐较为简便,而社交晚餐则一直到晚上八时左右才开始,人们便
    1次阅读
  • 宋代北苑贡茶的产地茶历史介绍
    在浙江和沿江一带发展很快,文献提到的名茶只有双井、顾诸等几种,但明代提到的名茶却有97种之多,而且遍及从云南到山东的广大地区,基本上
    0次阅读
  • 权德舆《奉和许阁老霁后慈恩寺杏园看花同用花字口号》茶
    权德舆(759—818),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人。以文章进身,由谏官累升至礼部尚书同平章事,参预朝政。奉和许阁老霁后慈恩寺
    0次阅读
  • 仙人掌茶的传说
    茶叶的文化仙人掌茶的传说
    仙人掌茶又名“玉泉仙人掌”,外形扁平似掌,色泽翠绿,汤色绿亮。相传每到春茶竞相迸发之际,仙人掌茶的创制人中孕禅师(俗姓李,诗人李白
    0次阅读
  • 阿富汗人围着茶炊喝茶
    阿富汗人绝大部分信奉伊斯兰教,尊奉教义,他们不喝酒而喜欢饮茶。当然,喜欢饮茶还有另一因由,就是他,门的饮食以牛羊肉为主,吃的蔬菜很
    0次阅读
  • 新加坡的“长茶”饮茶文化
    新加坡是个具有多元文化的国家,华裔占总人口的76%,又有着被英国殖民统治百余年的历史,这种人口构成和历史背景,使得新加坡不仅有中国茶
    0次阅读
  • 《茶经》的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
    中国现存文献中有关饮茶的起源,第一个涉及到的是陆羽《茶经?六之饮》中指出:“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随后在“七之事”中又进一步指出
    1次阅读
  • 乾隆《再游龙井作》茶诗欣赏
    乾隆皇帝即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年),雍正十三年(1735年即皇帝位,改号乾隆。) 乾隆多次南巡,有四次到西湖茶区。留下了他的
    0次阅读
  • 齐己《谢中上人寄茶》茶酒诗文详解
    【谢中上人寄茶】作者:齐己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烟。绿嫩难盈笼,清和易晚天。且招邻院客,试煮落花泉。地远劳相寄,无来又隔年。【详解】
    1次阅读
  • 九曲红梅茶叶传说故事
    九曲红梅茶之传说相传灵山大坞盆地,有一对年近60才喜得贵子的老夫妻,他们给儿子起名“阿龙”。一天,阿龙见两只溪虾争抢一颗小珠子,觉得
    1次阅读
  • 查看更多
加载更多
懂白酒更懂生活
寻白酒更多知识,白酒都有哪些香型?
了解白酒品牌、产品特色及企业文化!
点击查看
子均邓公液
子均邓公液

一个世纪的经典味道 子均邓公液 是五粮液的创制人—邓子均之嫡孙邓真远创立的高品质白酒品牌。邓子均于1911年开办利川永酒厂;1925年创立五粮秘方;1932年定名注册五粮液;1952年献秘

点击查看
邓子均传承
邓子均传承

邓子均传承酒生产产地在宜宾,这里拥有得天独厚的弱酸性紫红土,最宜作为五粮浓香工艺的筑窖及窖泥培养土。粘性强、微碱弱酸,富含多种矿物质。加之地下水经砂岩自然过滤,水中金属物质含量极低,硬度小,实为天然软水,非常有利于发酵的1000多种微生物的生存。生产基地都在三江之边,同用一个地域的古老地下泉水源。

点击查看
稻花香
稻花香

稻花香酒引进中国名酒之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取“龙眼”优质矿泉水通过混蒸、混浇、万年糟、人工培养老窖、封窖发酵、自然生香、分层蒸馏、按质摘酒、按级并坛、地窖贮藏、科学调配、精心包装而成的浓香型白酒。产品具有清澈透明,窖香浓郁,入口纯正、净爽,诸味协调,回味悠长的特点。在红楼梦里面有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稻花香应该取自于这里,

点击查看
叙府
叙府

叙府牌叙府系列酒严格按照传统的“混蒸续糟,双轮底发酵,缓火蒸馏,量质摘酒,贮存老熟,精心酿制”的独特酿酒工艺结合现代先进的酿酒科技成果,精选高粱、小麦、大米、玉米,糯米为原料,经固体发酵,长期贮存,严格酿制而成。叙府大曲因质量过硬,独具“窖香浓郁、绵甜净爽、甘冽醇美、饮后尤香”的风格

点击查看
0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