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知识/茶叶知识/茶叶的文化/正文

茶道际遇

来源: 原创
作者: 源源
2023-09-10 01:50:00
次阅读

茶道际遇

“饮”这个动作:先伸出手,用大拇指食指中指,轻轻捏住茶杯外侧,将茶杯举起来,以无名指托住茶杯底部,防止没有拿捏稳妥,也方便随时倾斜茶杯。然后抬起手臂,转动手腕,虎口方向对准自己的脸,将茶杯轻轻往唇上贴去。同时让嘴唇稍微撅起,缓缓吸气,配合手的动作,让茶汤顺利的流入口中。若是想一饮而尽,则还需配合头部稍微扬起扬起幅度太大又显得过于造作。一连串的动作很是简单,但仔细一算,步骤倒是不少,还涉及眼,口,手,脖子等身体的各个部位。

也正是因为步骤多,才明白饮茶一事只能心无旁骛。

饮茶不像看电视,看电视的时候,可以运动,深蹲、压腿、鸭子步,跑步机上慢跑,全然无碍。饮茶也不像坐地铁,坐地铁的学生族往往手中捧着一本书,耳朵里还往往插着耳机,嘴里叽里咕噜的低声念着,不管他是在学习还是在施法念咒。这些都是可以同时进行的。

但没听说谁饮茶的时候可以引吭高歌的,更不会有人在饮茶时做剧烈运动,否则会引起茶水侵入气管,咳嗽不止。同时,高举的杯子也会阻挡自己的视线,对看书写字造成困扰,偶尔飞溅的茶水也容易打湿书页,让爱书者大皱眉头。

以上都是饮茶时不宜进行的。同饮茶相性最好的事,莫过于听音乐,当然“动次打次”之流并不适合,节奏感太强的音乐容易间接伤害到手上价值不菲的紫砂壶。

我想,但凡舒缓的音乐都很合适,若是我国古典乐器演奏的音乐,理应更佳。平日里我常在茶舍单曲循环《高山流水》,此曲不但优美动人,还蕴藏着著名典故“高山流水遇知音”。听此曲时,想到伯牙一生,知音难觅。正好能和茶舍门前行人稀少,遥相对应。好曲无人听,好茶无人饮,某种程度上有些类似。

茶舍开业一月,客人稀少,当然在预料之中的,平日里茶舍闲坐、饮茶也只当成修身养性。当然在茶舍中的是我母亲。让我这么坐,我是绝对不肯的。客人稀少,不等于行人稀少,茶舍原址是母亲的理发店,少不得熟人路过,便有关怀者问寒问暖。于仔细之处又不便解释,只能尬笑两声。心中不快在所难免。“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我离君子的境界实在差的太远。

所以人得了闲空,但心却始终悠闲不下来。

还有一事,让自己心中烦躁,那就是自己对泡茶之道不得要领。在时间、温度、水质的选择中,掌控平衡,实属不易。研究久之收效甚微,每到泡茶之际便如临大敌,双手微颤,呼吸急促。最近泡茶质量更是每况愈下,不知道浪费多少好茶。泡茶第一泡极重要,但我只要没泡好第一泡就想重新来过的心态也不可取。

要么就干脆将茶泡浓,其实浓茶是最对我胃口的。选紫砂壶中最小的那个,将两倍于平时分量的茶叶放在茶壶中(一般自己选用梨树林龙珠),热水还在沸腾时就呲溜一声倒进茶壶。

如此一来,泡出来的茶汤,用“汤”一词,似乎便不怎么合适,我更愿意将其唤做茶浆。茶浆看上去并不显得通透,反而有点浑浊。但其醇厚如油,晃动杯子,茶浆能留在杯壁上。其味微苦,但苦而不涩,苦中带甜。在杯中时就茶香逼人,到口中便感觉清香上升,最后紧紧的贴合在上颚上,久久不散。回甘也有不同,不但从舌两侧传来回甘,在嗓子深处,更有浓浓的甘甜,在整个喉咙中回荡。回甘之迅速,猛烈,大有排山倒海之势。

这种饮茶方法是我最喜欢的,但它远离了茶道中的清雅,简单粗暴的一个字,“爽”!

然而可惜的是无论从健康的角度还是从经济的角度,如此饮茶的方式都不是好的选择。

现已被我摒弃。

关注我们,了解更多茶叶、白酒、好物资讯

茶道际遇查看地址:https://www.dixiangxunyuan.com/chawenh/1004.html了解知识。

延伸阅读:
展开全文

茶道:静始于虚的境界

僧人与茶道

相关茶叶
一香一茶一酒一人生
爱茶也爱酒!了解更多茶叶识
知识共享快速准确全面
滴香寻源~茶酒知识让你更懂生活
  • 200多的茶叶适合送人吗
    200多的茶叶适合送人,茶叶是茶文化的重要代表,茶叶也是生活、人情世故的“桥梁”,送茶则是礼尚往来的一种方式,对于200多元的茶叶,并非
    0次阅读
  • 最早记载茶叶作为日常饮品的文献
    最早记载茶叶作为日常饮品的文献为《僮约》,王褒的《僮约》是现存最早较可靠的茶学资料,此书撰于汉宣帝三年,内容如下:”脍鱼炰鳖,烹荼
    0次阅读
  • 中英饮茶习俗有何相似之处
    首先中式茶品种丰富,茶类齐全,且有完整的泡茶流程,饮茶更是文化的传承,渗透于生活、职场、社交等场合,中式茶饮讲究清饮,注重纯粹的单
    0次阅读
  • 正式的茶会出现在哪个朝代
    正式的茶会出现在唐代,茶会始于南北朝,正式兴于唐代,盛行于宋代,唐代才子钱起在《与赵莒茶宴》中写道:“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
    0次阅读
  • 茶为什么叫不夜侯
    茶叶的文化茶为什么叫不夜侯
    不夜侯出自西晋张华的《博物志》,其文献中记载“饮真茶,令人少眠,故茶美称不夜侯,美其功也”,意思是喝了茶水之后,让人没有睡意,便封
    0次阅读
  • 一泡水二泡茶顺口溜
    一泡水,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华,五泡六泡也不错,七泡有余香,一泡水指的是茶汤清淡、无味;二泡茶初始茶味,有滋味、香气;第三至四泡,
    0次阅读
  • 有文化涵养的茶名
    茶叶的文化有文化涵养的茶名
    有文化涵养的茶名有碧潭飘雪、大红袍、洞庭碧螺春、峨眉竹叶青、敬亭绿雪、开化龙顶、汀溪兰香、青城雪芽、文君嫩绿、仰天雪绿,东方美人茶
    0次阅读
  • 宋代点茶用什么加粉打击成悬浮液
    宋代点茶用抹茶加粉打击成悬浮液,宋代的点茶用的是团饼茶,先将茶饼碾碎成粉末,再用茶罗筛过,接着烧水,用沸水冲洗后,将茶粉放入茶盏,
    1次阅读
  • 宋朝点茶是什么
    茶叶的文化宋朝点茶是什么
    宋朝点茶是一种饮茶方式,即先把研细筛过的茶末放入温过的茶碗里,然后注入少量热水,调成膏状,再注水,注水的同时用茶筅[xiǎn]不停的来
    0次阅读
  • 喝茶敲桌子三下还是两下
    喝茶敲桌子是三下,长辈给晚辈倒茶时,晚辈需要五指并拢成拳,并敲击桌子三下;平辈之间,食指中指并拢,敲击桌面三下即可;晚辈给长辈倒茶
    0次阅读
  • 倒茶顺时针和逆时针的区别
    在正式的场合,倒茶都要先客后主,客人是第一位的,先长辈后晚辈,倒茶顺序为顺时针,从自己的左边到右边的讲究,而逆时针倒茶,会出现壶嘴
    0次阅读
  • 倒茶礼仪从左手还是右手
    倒茶礼仪为右手持壶或公道杯为宾客倒茶,顺序为自左到右顺时针倒茶,这样壶口或公道杯是倒退着为宾客分茶,而自右到左逆时针则向前冲着为宾
    1次阅读
  • 传统茶礼仪的基本动作
    泡茶中的礼仪分为肢体语言和动作规范两部分,肢体语言主要包括行走、站立、坐姿、跪姿、行礼等诸多方面,在行走过程中要注意双肩放松,两眼
    0次阅读
  • 茶文化基本知识
    茶叶的文化茶文化基本知识
    茶文化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征,茶文化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联、茶书、茶具、茶画、茶学、茶故事、茶艺等,茶起源于中国,并
    0次阅读
  • 茶道精神是什么的核心
    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亦是是茶文化的精髓所在,茶道精神是指导茶文化活动的最高原则,根据茶道精神可从事茶文化活动,而茶道精神的内含
    0次阅读
  • 中国茶的历史
    茶叶的文化中国茶的历史
    神农时代利用生叶煮着喝,把茶用作他途;西周、东周开始人工栽培茶树;秦代开始当茗饮,调煮、羹饮;汉代开始商业化(制作茶饼);在唐代,
    2次阅读
  • 日本有禅意的茶室名字
    日本有禅意的茶室名字有密庵、妙喜庵、如庵、遺芳庵、孤篷庵、桂离宫、方丈庵、穂堂、無心庭等。茶室则是茶道的重要载体,日本茶道向来尊崇
    0次阅读
  • 喝茶礼仪规矩注意事项
    1、放置或使用茶壶时,壶嘴不能正对客人。2、茶汤不宜倒入过满、七分为佳。3、需依照先老后小、先尊后卑顺序倒茶。4、当客人的茶已喝去半杯
    1次阅读
  • 茶馆名字怎么取名旺财
    茶馆名字可以取五福茶馆、吉祥苑、福道茶楼、鸿运茶室、庆茗春、福临茶馆、芳财茶楼、茗发茶馆等,起名时可根据自己的出发点,然后融入一些
    2次阅读
  • 碧螺春的来历和故事
    相传云昔年间,太湖西洞庭山上住着一位勤劳、善良的孤女,名叫碧螺,而与隔水相望的洞庭东山上,有一位青年渔民,名为阿祥,某年的早春,太
    0次阅读
  • 中国茶道精神
    茶叶的文化中国茶道精神
    中国茶道精神源于茶人与生活、世事的理解,它所蕴涵的精神元素,无疑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我国传统的人文精神根植于“儒、释、道”融
    0次阅读
  • 开茶叶店取什么名字
    开茶叶店取名有茗茶阁、古城茶秀、慧茗轩、香茗居、泽茗茶庄、一品茶庄、一品香茶、祥云茶庄、宫城茗茶、陶怡居、古茶坊、雅茗轩、和韵茶坊
    2次阅读
  • 喝茶的雅称叫什么
    茶叶的文化喝茶的雅称叫什么
    喝茶的雅称叫品茶、品茗、饮甘露、佳茗、沏香茗等,茶在古代有很多异名、别称,如荼、槚、荈、茗、皋芦、不夜侯等,直到如今,茗和茶还通用
    0次阅读
  • 广西油茶是什么东西
    广西油茶是瑶族、侗族传统待客食品,亦是当地盛行的茶饮文化以及习俗,广西油茶是用油炸糯米花、炒花生或浸泡的黄豆、玉米、炒米和新茶配制
    0次阅读
  • 查看更多
加载更多
为什么倒茶要七分?
懂白酒更懂生活
寻白酒更多知识,白酒都有哪些香型?
了解白酒品牌、产品特色及企业文化!
点击查看
子均邓公液
子均邓公液

一个世纪的经典味道 子均邓公液 是五粮液的创制人—邓子均之嫡孙邓真远创立的高品质白酒品牌。邓子均于1911年开办利川永酒厂;1925年创立五粮秘方;1932年定名注册五粮液;1952年献秘

点击查看
邓子均传承
邓子均传承

邓子均传承酒生产产地在宜宾,这里拥有得天独厚的弱酸性紫红土,最宜作为五粮浓香工艺的筑窖及窖泥培养土。粘性强、微碱弱酸,富含多种矿物质。加之地下水经砂岩自然过滤,水中金属物质含量极低,硬度小,实为天然软水,非常有利于发酵的1000多种微生物的生存。生产基地都在三江之边,同用一个地域的古老地下泉水源。

点击查看
稻花香
稻花香

稻花香酒引进中国名酒之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取“龙眼”优质矿泉水通过混蒸、混浇、万年糟、人工培养老窖、封窖发酵、自然生香、分层蒸馏、按质摘酒、按级并坛、地窖贮藏、科学调配、精心包装而成的浓香型白酒。产品具有清澈透明,窖香浓郁,入口纯正、净爽,诸味协调,回味悠长的特点。在红楼梦里面有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稻花香应该取自于这里,

点击查看
叙府
叙府

叙府牌叙府系列酒严格按照传统的“混蒸续糟,双轮底发酵,缓火蒸馏,量质摘酒,贮存老熟,精心酿制”的独特酿酒工艺结合现代先进的酿酒科技成果,精选高粱、小麦、大米、玉米,糯米为原料,经固体发酵,长期贮存,严格酿制而成。叙府大曲因质量过硬,独具“窖香浓郁、绵甜净爽、甘冽醇美、饮后尤香”的风格

点击查看
0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