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知识/茶叶知识/茶叶的文化/正文

最风雅的全民竞技,宋代斗茶

来源: 原创
作者: 源源
2023-10-10 22:21:46
次阅读

最风雅的全民竞技,宋代斗茶

“斗”极具攻击性的字眼。同任何一个字组成词,都很有火药味。而它偏偏遇上了「与世无争」的茶,而将它们二者相组合,正是宋代茶事中一件特别的项目。

众所周知,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谦逊温和,故而会把具有竞争与较量意味的活动纳入到游戏当中,譬如民间斗鸡,雅人斗棋,今人斗图,不管是哪种「斗」人们总能从中获得乐趣,乐此不疲,此为「斗趣」。

最风雅的全民竞技,宋代斗茶

而宋人的「斗趣」就都体现在了「斗茶」中。斗茶也称为「茗战」,是产茶人、制茶人、茶艺爱好者为了比试茶的品色、烹茶质量而开展的竞技。想必是宋人太爱茶了,在茶业产地、民间茶肆、文人雅会中都有斗茶的存在。

最风雅的全民竞技,宋代斗茶

▲宋 刘松年 《撵茶图》

「 源 起 」

斗茶起自唐朝,但唐朝的斗茶活动并不频繁。据考证,斗茶的真正产生与贡茶制度的建立有很大关系。

唐代贡茶制度建立以后,湖州紫笋茶和常州阳羡茶被列为贡茶,两州刺史每年早春都要在两州毗邻的顾渚山境会亭举办盛大茶宴,邀请一些社会名人共同品尝和审定贡茶的质量。时任苏州刺史的白居易受邀,却因病未能赴茶宴,遗憾而留下了那首《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亭欢宴》,诗中所写正是两郡太守在境会亭欢宴的情景。

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

盘下中分两州界,灯前各作一家春。

青娥递舞应争妙,紫笋齐尝各斗新。

自叹花时北窗下,蒲黄酒对病眠人。

最风雅的全民竞技,宋代斗茶

较为著名的唐代斗茶活动记载于《梅妃传》,说的是唐玄宗与梅妃斗茶,梅妃取胜,唐玄宗对梅妃大加赞叹。

「开元年间,玄宗与妃斗茶。顾诸王戏曰:‘此梅精也,吹白玉笛,作惊鸿舞,一座光辉。斗茶今又胜我点。’」

最风雅的全民竞技,宋代斗茶

「 民 间 」

斗茶活动规则并不复杂,主要竞争的是茶盏表面的形态,也就是茶汤的汤色和汤花的优劣。在宋代,整个王朝从上至下皆为茶而狂热,各个产茶地的斗茶活动更是异常热闹。

先说这建安斗茶。蔡襄在《茶录》中的「点茶」一段有提到:

「视其面色鲜白,著盏无水痕者为绝佳。建安斗茶,以水痕先者为负,耐久者为胜。故较胜负之说,曰:‘相去一水二水。’」

最风雅的全民竞技,宋代斗茶

宋代茶色以白为上,点茶后在盏面上出现白若乳状的样子,以色白和泡沫持久为优,白中略青胜过白中略黄,泡沫浓厚能够较长时间停留在盏上叫作咬盏,以咬盏相对持久的为胜利。

范仲淹在《和章岷从事斗茶歌》中以「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来描绘当时的斗茶情景,大臣王珪也兴致盎然地写道:「云叠乱花争一水,风团双影贡先春」。宋人茶户对于斗茶的热情与虔诚不同于唐人,不然怎么会有范仲淹的「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

最风雅的全民竞技,宋代斗茶

斗茶虽激烈而严肃,但有人就不禁要问,这斗茶看到都是色,这茶的滋味难道就不打紧了吗?其实,斗茶主要斗色,这里面是有原因。因为这来自建溪茶的品质,在宋代茶人那已经得到了一众好评,它的滋味之美,蔡襄《茶录》中是这样描述的「茶味主于甘滑,惟北苑凤凰山连属诸焙所产者。」宋徽宗在《大观茶论》说:「夫茶以味为上,香、甘、重、滑,为味之全,惟北苑、壑源之品兼之。」这样一来,官方认证绝对精品了。

最风雅的全民竞技,宋代斗茶

▲宋 刘松年(传)《茗园赌市图》局部

「 文 士 」

斗茶到了文人雅士这里,倒也成了一桩风雅趣事。不同于民间茶户的斗法,文士间的斗茶,主要争个谁的茶美,谁的茶香。

苏轼和蔡襄就曾斗过一回。一个正直年轻气盛,一个已是垂暮之年,但都精通茶道,这场斗茶竞技自然备受关注。据北宋江休复《嘉佑杂志》上记载,「苏才翁尝与蔡君谟斗茶,蔡茶精,用惠山泉;苏茶劣,改用竹沥水煎,遂能取胜。」

最风雅的全民竞技,宋代斗茶

苏东坡此番能斗赢,凭的不是茶优,而是水好。何为竹沥水?这竹沥水就是用烤过的竹子浸泡过的水。他取惠山寺后山清泉,再用竹子沥过,因此更加清冽,汤色、滋味自然更胜一筹。由此可见,泡茶选水的重要性。

最风雅的全民竞技,宋代斗茶

苏轼有个同乡后生叫唐庚,凡事儿都爱讨个究竟,正是这样的性格,他对斗茶有着一套自己的看法,于是作了篇《斗茶记》。文中他写:「吾闻茶不问团绔,要之贵新;水不问江井,要之贵活。」他以为,不管什么样的茶叶,茶一定是要新茶,不管什么样的水质,水一定要活水。对于饮茶,唐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篇《斗茶记》也被无数人饮用。

最风雅的全民竞技,宋代斗茶

相较于今天的品评茶叶,宋人的斗茶更具有趣味性。时过境迁,宋代的斗茶也就只属于宋代了。

关注我们,了解更多茶叶、白酒、好物资讯

最风雅的全民竞技,宋代斗茶查看地址:https://www.dixiangxunyuan.com/chawenh/2991.html了解知识。

展开全文

景德镇为什么被称为世界瓷都?

茶语:想太多,就是折磨自己!

相关茶叶
一香一茶一酒一人生
爱茶也爱酒!了解更多茶叶识
知识共享快速准确全面
滴香寻源~茶酒知识让你更懂生活
  • 书与茶,墨香与茶香
    李清照是宋代的著名女词人,在古代,能在文学史上留名的女子并不多,不但能留名,作品颇多且脍炙人口的更少,李清照便是其一。李清照的父亲
    0次阅读
  • 唐宋明清时期茶与茶具介绍
    茶与茶具的搭配是很有讲究的,为了欣赏到最佳的湿茶、叶底、汤色,茶具需要根据茶的特性来选择。在唐宋明清时期,随着每个朝代茶叶种类、形
    0次阅读
  • 普洱茶中的茶禅一味
    在中华文化传承的释道思想中,品茗意境是宁静而淡泊。云南普洱茶无论在生长、加工、饮用都十分“平常自然”,不是刻意而做作,也不因赶时髦
    0次阅读
  • 元稹《早春登龙山静胜寺》茶诗详解
    【早春登龙山静胜寺】元稹谢傅知怜景气新,许寻高寺望江春。龙文远水吞平岸,羊角轻风旋细尘。山茗粉含鹰嘴嫩,海榴红绽锦窠匀。归来笑问诸
    0次阅读
  • 云南澜沧:客从景迈来 应知古茶事
    茶从哪里来?茶从景迈山来。景迈山在哪里?景迈山在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布朗族、傣族先民在茫茫林海中为后人留下2 8万亩古茶园
    0次阅读
  • 东溪试茶录 茶病 试茶辨味必须知茶之病,故又次之
    茶病(试茶辨味必须知茶之病,故又次之)芽择肥乳,则甘香而粥,面着看盏而不散;土瘠而芽短,则云脚涣乱,去盏而易散。叶梗半则受水鲜白,
    0次阅读
  • 妙峰山中觅茶魂
    茶叶的文化妙峰山中觅茶魂
    妙峰山位于湖州原南埠乡(今属妙西镇)。在南埠,有传为皎然、陆羽采茶处的“茶窠”(后辟为“浙北名茶良种母本园”)以及白龙潭、黑龙潭等
    0次阅读
  • 普洱茶云南省地方标准的散茶和紧压茶的总称
    普洱茶,云南的世界名茶普洱茶是以古普洱府所管辖地区的云南大叶种茶的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发酵(包括自然发酵和人工后发酵)形成的符合普
    0次阅读
  • 美国人喝茶冰茶以冷饮方式饮用
    美国不生产茶叶,所消费的茶全部来自进口。美国人喝茶只重视茶叶的汤色,而对茶叶的外形不太重视,因此美国茶大多都是袋泡茶、速溶茶、混合
    0次阅读
  • 茶若君子 不了情缘
    不了情缘为了答谢在大学给我帮助的同学,请了一次客,时间在一个狂风暴雨的夜晚,在一个类似贫民窟的大排档里。地点寒酸点,菜肴可不能寒酸
    0次阅读
  • 陆羽《连句多暇赠陆三山人》茶诗鉴赏
    连句多暇赠陆三山人陆羽一生为墨客,几世作茶仙。喜是攀阑者,惭非负鼎贤。禁门闻曙漏,顾渚入晨烟。拜井孤城里,携笼万壑前。闲喧悲异趣,
    0次阅读
  • 闽台婚姻礼仪“三茶天礼”茶礼文化
    在我国,茶与婚姻有着密切联系,早在明朝时就有“订亲茶”的记载。因为茶性最洁,常被视为男女爱情冰清玉洁的象征;茶多籽,成为祈求子孙繁
    0次阅读
  • 绿杨春茶叶的历史渊源及发展
    绿杨春历史渊源仪征产茶历史悠久,早在唐宋时期就成为名茶产区之一,所产茶叶在宋代被列为贡品。1957年,仪征引入“宜兴群体种”试种以来,
    0次阅读
  • 米砖茶文化历吏及发展
    米砖产于中国青米砖茶之乡 - 湖北赤壁羊楼洞。米砖的生产历史较长,仅次于青砖。湖北砖茶,原是山西帮经营,先在鄂南设庄收购毛茶加工砖
    0次阅读
  • 俄罗斯人的泡茶饮茶习惯文化
    俄罗斯是从16世纪才接触中国的茶叶,到17世纪后期,饮茶的风气逐渐蔓延开来。到俄罗斯家庭做客,你会发现在起居室的餐桌上都放着一个精美的
    1次阅读
  • 余靖《和伯恭自造新茶》采茶诗欣赏
    余靖(1000—1064),字安道,宋代韶州曲江(今属广东)人。天圣初(1023)举进士第,累官至工部尚书。【和伯恭自造新茶】一枪试焙春尤早,
    1次阅读
  • 李德裕“水递”惠山泉的故事
    李德裕“水递”惠山泉宰相李德裕饮茶对水要求极高,甚至不惜代价只为求得好水。关于他辨水品水的故事很多,宋时唐庚就在自己的《斗茶记》中
    0次阅读
  • 古代茶宴兴于唐盛于宋历史文化
    茶宴,亦称茶会,兴于唐,盛于宋,而其最早见诸史料,大约在南北朝时期。公元454年,山谦之在《吴兴记》里写到,“每岁吴兴、毘陵二郡太守
    1次阅读
  • 贯休《赠灵鹫山道润禅师院》烹茶品尝茶诗
    【赠灵鹫山道润禅师院】作者:贯休常恨烟波隔,闻名二十年。结为清气引,来到法堂前。薪拾纷纷叶,茶烹滴滴泉。莫嫌来又去,天道本泠然。【
    1次阅读
  • 王维茶诗鉴赏“君但倾茶碗,无妨骑马归”
    王维(?—761)字摩诘,原籍祁(今属山西),其父迁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开元进士,官至尚书右丞,故称王右丞。诗与孟
    0次阅读
  • 茶养女人嫣然之气
    茶叶的文化茶养女人嫣然之气
    茶是贞的。茶可伴书,可伴琴,可伴棋,可伴羽毛画扇轻摇,但这些伴当,都在茶身之外。茶里头是不能掺物的,蔡君谟《茶录》云:茶有真香,而
    0次阅读
  • 信阳红民歌 喝茶要喝信阳红
    南国的韵哟北国的风,南湾湖的水哟大别山的情。茶乡的妹子嗓门亮,云彩眼儿里飘歌声。一山山茶园绿如海,一年年茶叶好收成;一张张笑脸美如
    0次阅读
  • 茶为友“我无老朋,朝夕惟汝,世间清苦,谁能及子”
    魏君的朋友在QQ上挂宣言:官僚与狗,概不与谈;我的朋友魏君就在报纸上撰妙文,题目也是“官僚与狗,概不与谈”。我本来是个没什么宣言的人
    0次阅读
  • 白居易《吟元郎中白须诗兼饮雪水茶因题壁上》饮茶茶诗集
    吟元郎中白须诗兼饮雪水茶因题壁上白居易吟咏霜毛句,闲尝雪水茶。城中展眉处,只是有元家。【详解】古人烹茶很讲究用水,因为水质的好坏对
    0次阅读
  • 查看更多
加载更多
懂白酒更懂生活
寻白酒更多知识,白酒都有哪些香型?
了解白酒品牌、产品特色及企业文化!
点击查看
子均邓公液
子均邓公液

一个世纪的经典味道 子均邓公液 是五粮液的创制人—邓子均之嫡孙邓真远创立的高品质白酒品牌。邓子均于1911年开办利川永酒厂;1925年创立五粮秘方;1932年定名注册五粮液;1952年献秘

点击查看
邓子均传承
邓子均传承

邓子均传承酒生产产地在宜宾,这里拥有得天独厚的弱酸性紫红土,最宜作为五粮浓香工艺的筑窖及窖泥培养土。粘性强、微碱弱酸,富含多种矿物质。加之地下水经砂岩自然过滤,水中金属物质含量极低,硬度小,实为天然软水,非常有利于发酵的1000多种微生物的生存。生产基地都在三江之边,同用一个地域的古老地下泉水源。

点击查看
稻花香
稻花香

稻花香酒引进中国名酒之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取“龙眼”优质矿泉水通过混蒸、混浇、万年糟、人工培养老窖、封窖发酵、自然生香、分层蒸馏、按质摘酒、按级并坛、地窖贮藏、科学调配、精心包装而成的浓香型白酒。产品具有清澈透明,窖香浓郁,入口纯正、净爽,诸味协调,回味悠长的特点。在红楼梦里面有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稻花香应该取自于这里,

点击查看
叙府
叙府

叙府牌叙府系列酒严格按照传统的“混蒸续糟,双轮底发酵,缓火蒸馏,量质摘酒,贮存老熟,精心酿制”的独特酿酒工艺结合现代先进的酿酒科技成果,精选高粱、小麦、大米、玉米,糯米为原料,经固体发酵,长期贮存,严格酿制而成。叙府大曲因质量过硬,独具“窖香浓郁、绵甜净爽、甘冽醇美、饮后尤香”的风格

点击查看
0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