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知识/茶叶知识/茶叶的文化/正文

茶的情感之路是一部人的心灵史《茶,一片树叶的故事》

来源: 原创
作者: 源源
2023-11-21 06:23:20
次阅读

我一直在想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到底如何呈现?现代人的精神是当下物质与未来欲望的混合,而古人的精神才是清净的精神。

茶的精神正是中国古人清净的精神,看央视六集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重新焕发了我对茶的精神的认识。

纪录片是影视艺术里有“清净精神”的艺术,相比于其他视听艺术,在一个喧哗的环境里纪录片有可能更容易把人带入到“清净精神”中。

本片画面清净,音乐也清净,透过古老的木屋,层层古意下绿色的茶叶向画面倾泻,纹理细腻的茶叶,像大自然的孩子,顿时有了灵性,有了生命的轮回,通过人的劳作而有了茶的精神。

大自然的灵性转化为人的精神,这是中国人的智慧,是天人合一的老庄哲学。现在,茶不仅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据总导演王冲霄讲:“通过三年的拍摄,我们采访了全世界800多位茶人,而最后呈现在片子中的只有60位茶人,这些原本与我们素不相识的茶人毫无保留地向我们敞开心扉,为这部片子的完成付出了辛劳,在拍摄过程中所有震撼的感动都是茶人们赐予我们的,可以说这部片子是我们团队与国内外茶人们共同合作的结晶。”

在我的认识里,纪录片拍摄的是人与物,但记录的是心灵史。

茶,讲述的是一片树叶的故事,但记录的却是人的心灵史。这是本片创作者从物达到心灵,从心灵反观物的一个内在的创作脉络。从六集片名即可找到“茶”的情感发展之路——“土地与手掌的温度”、“路的尽头”、“烧水煮茶的事”、“时间为茶而停下”、“故乡,他乡”以及“一碗茶汤见人情”。茶的情感之路是一部人的心灵史。

本片散文诗式的结构如一座大山,层峦叠嶂,雾气升腾,但六集看下来整体内容又是坚实的,接地气的,人在纪录片的山路上行走,雾气缭绕,抒情的格调丝丝入扣,浸人心脾。不见浮夸,不见矫情,完全是基于纪录片的田野式拍摄,并对焦于人与物的灵魂。

茶的灵魂跃然荧屏,其流畅的表达,爱恋的情怀,以及淡淡的哀愁、死亡与觉醒都渗透在本片中,每一帧画面都是那样的精致,透露出创作者内心的纯净。在这里,茶的芳香不是静止的,而是鲜活的。

总导演王冲霄说:“一道茶,就是一种人生,每一个茶人其实都在修行属于自己的茶道,而所谓茶道,就是在我们都明知不完美的生命中,对完美的温柔试探,哪怕,只有一杯茶的时间。” 纪录片让浮躁的人静下心来,重新审视我们的内心。我们生活在浮华人世,但茶的人世原本是安静的,是属于一片树叶的,我们何不脱下尘世的外衣,像一片茶叶一样投入禅的内心呢?

本片把茶与禅的文化融合在一起,让纪录片有了超然物外的禅意,国产纪录片的中国风格由此更加突出。总导演王冲霄说:“只有心怀如茶一般的生活态度,才能制作出好茶,茶人对一片茶叶的悉心呵护,正是‘茶样人生’体现方式的一种”。

所以,我觉得纪录片的创作者对人与物的理解关系到艺术的质量与重量。如果要我给本片一句诗意的评价,我想说它在艺术之轻中有了生活中不能承受之重。

如何见出种茶人的生命之重?据介绍,种植在峨眉山上的竹叶青虽也会有虫害,却从不喷农药。那里的茶农有一个独门秘方,就是用自己世世代代相传的草药,兑上水之后往茶叶上喷,不仅杀虫而且对茶无害。通过这么一个小故事,总导演王冲霄于是有了另一番艺术创作解释:“我觉得这一点特别能体现我们这一次的主题就是‘好人做好茶’。这个东西如果我们不拍,也就没人知道这些东西,没人知道他们种茶不用农药。”

这就是这部纪录片成功的关键。“好人做好茶”——正是创作者找到了不同于以往同类题材纪录片的关键之处,即艺术的情感高度,才创作出一部爽心悦目的有情感诉求沸点的纪录片。

本片不仅仅是一部纪录片,更是一种以茶为媒,记录世界大变迁,从另一个角度重新认识日本、印度、英国等国家的全新视角的作品。从而让纪录片有了中外文化交流的价值与意义。央视总编罗明在本片发布会上说到“通过对个体命运的关切,表达我们对世界,对时代的判断。”而央视纪录频道总监刘文则提到:“我们始终坚持用纪录片这一国际媒介,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用国际化的表达方式,向世界传播优秀中华文化,同时向中国观众介绍优秀的世界文化成果,《茶,一片树叶的故事》即是央视纪录频道为中外文化交流所做的一次有益的探索。”

关注我们,了解更多茶叶、白酒、好物资讯

茶的情感之路是一部人的心灵史《茶,一片树叶的故事》查看地址:https://www.dixiangxunyuan.com/chawenh/7917.html了解知识。

展开全文

北方的乡村 茶

正在迅速消失的茶马古道马帮

相关茶叶
一香一茶一酒一人生
爱茶也爱酒!了解更多茶叶识
知识共享快速准确全面
滴香寻源~茶酒知识让你更懂生活
  • 妙峰山中觅茶魂
    茶叶的文化妙峰山中觅茶魂
    妙峰山位于湖州原南埠乡(今属妙西镇)。在南埠,有传为皎然、陆羽采茶处的“茶窠”(后辟为“浙北名茶良种母本园”)以及白龙潭、黑龙潭等
    0次阅读
  • 普洱茶云南省地方标准的散茶和紧压茶的总称
    普洱茶,云南的世界名茶普洱茶是以古普洱府所管辖地区的云南大叶种茶的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发酵(包括自然发酵和人工后发酵)形成的符合普
    0次阅读
  • 美国人喝茶冰茶以冷饮方式饮用
    美国不生产茶叶,所消费的茶全部来自进口。美国人喝茶只重视茶叶的汤色,而对茶叶的外形不太重视,因此美国茶大多都是袋泡茶、速溶茶、混合
    0次阅读
  • 茶若君子 不了情缘
    不了情缘为了答谢在大学给我帮助的同学,请了一次客,时间在一个狂风暴雨的夜晚,在一个类似贫民窟的大排档里。地点寒酸点,菜肴可不能寒酸
    0次阅读
  • 陆羽《连句多暇赠陆三山人》茶诗鉴赏
    连句多暇赠陆三山人陆羽一生为墨客,几世作茶仙。喜是攀阑者,惭非负鼎贤。禁门闻曙漏,顾渚入晨烟。拜井孤城里,携笼万壑前。闲喧悲异趣,
    0次阅读
  • 闽台婚姻礼仪“三茶天礼”茶礼文化
    在我国,茶与婚姻有着密切联系,早在明朝时就有“订亲茶”的记载。因为茶性最洁,常被视为男女爱情冰清玉洁的象征;茶多籽,成为祈求子孙繁
    0次阅读
  • 绿杨春茶叶的历史渊源及发展
    绿杨春历史渊源仪征产茶历史悠久,早在唐宋时期就成为名茶产区之一,所产茶叶在宋代被列为贡品。1957年,仪征引入“宜兴群体种”试种以来,
    0次阅读
  • 米砖茶文化历吏及发展
    米砖产于中国青米砖茶之乡 - 湖北赤壁羊楼洞。米砖的生产历史较长,仅次于青砖。湖北砖茶,原是山西帮经营,先在鄂南设庄收购毛茶加工砖
    0次阅读
  • 俄罗斯人的泡茶饮茶习惯文化
    俄罗斯是从16世纪才接触中国的茶叶,到17世纪后期,饮茶的风气逐渐蔓延开来。到俄罗斯家庭做客,你会发现在起居室的餐桌上都放着一个精美的
    1次阅读
  • 余靖《和伯恭自造新茶》采茶诗欣赏
    余靖(1000—1064),字安道,宋代韶州曲江(今属广东)人。天圣初(1023)举进士第,累官至工部尚书。【和伯恭自造新茶】一枪试焙春尤早,
    1次阅读
  • 李德裕“水递”惠山泉的故事
    李德裕“水递”惠山泉宰相李德裕饮茶对水要求极高,甚至不惜代价只为求得好水。关于他辨水品水的故事很多,宋时唐庚就在自己的《斗茶记》中
    0次阅读
  • 古代茶宴兴于唐盛于宋历史文化
    茶宴,亦称茶会,兴于唐,盛于宋,而其最早见诸史料,大约在南北朝时期。公元454年,山谦之在《吴兴记》里写到,“每岁吴兴、毘陵二郡太守
    0次阅读
  • 贯休《赠灵鹫山道润禅师院》烹茶品尝茶诗
    【赠灵鹫山道润禅师院】作者:贯休常恨烟波隔,闻名二十年。结为清气引,来到法堂前。薪拾纷纷叶,茶烹滴滴泉。莫嫌来又去,天道本泠然。【
    1次阅读
  • 王维茶诗鉴赏“君但倾茶碗,无妨骑马归”
    王维(?—761)字摩诘,原籍祁(今属山西),其父迁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开元进士,官至尚书右丞,故称王右丞。诗与孟
    0次阅读
  • 茶养女人嫣然之气
    茶叶的文化茶养女人嫣然之气
    茶是贞的。茶可伴书,可伴琴,可伴棋,可伴羽毛画扇轻摇,但这些伴当,都在茶身之外。茶里头是不能掺物的,蔡君谟《茶录》云:茶有真香,而
    0次阅读
  • 信阳红民歌 喝茶要喝信阳红
    南国的韵哟北国的风,南湾湖的水哟大别山的情。茶乡的妹子嗓门亮,云彩眼儿里飘歌声。一山山茶园绿如海,一年年茶叶好收成;一张张笑脸美如
    0次阅读
  • 茶为友“我无老朋,朝夕惟汝,世间清苦,谁能及子”
    魏君的朋友在QQ上挂宣言:官僚与狗,概不与谈;我的朋友魏君就在报纸上撰妙文,题目也是“官僚与狗,概不与谈”。我本来是个没什么宣言的人
    0次阅读
  • 白居易《吟元郎中白须诗兼饮雪水茶因题壁上》饮茶茶诗集
    吟元郎中白须诗兼饮雪水茶因题壁上白居易吟咏霜毛句,闲尝雪水茶。城中展眉处,只是有元家。【详解】古人烹茶很讲究用水,因为水质的好坏对
    0次阅读
  • 苏轼《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茶》茶诗欣赏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嘉祐二年进士。神宗时,通判杭州,徙知徐州、湖州,任黄州团练副使。哲宗立,知登州
    0次阅读
  • 铁观音的茶文化有有哪些?
    铁观音的茶文化有哪些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铁观音作为茶中的精品,更是有着丰富的文化。那么铁观音的茶文化有有哪些?铁观音最为
    0次阅读
  • 阿富汗饮茶文化介绍
    阿富汗,古称大月氏国,地处亚洲西南部,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绝大部分信奉伊斯兰教,笃信教义,尊重传统,提倡禁酒饮茶,把茶当作人与人之间
    0次阅读
  • 茶叶的利用与传播
    茶叶的文化茶叶的利用与传播
    茶和其他作物一样,从发现到利用有一个漫长的过程。最早可能是被作为食用或药用,并逐渐演变成饮料。到了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5年),
    0次阅读
  • 王禹偁《茶园十二韵》贡茶茶诗鉴赏
    【茶园十二韵】作者:王禹偁勤王修岁贡,晚驾过郊原。蔽芾余千本,青葱共一园。芽新撑老叶,土软迸深根。舌小侔黄雀,毛狞摘绿猿。出蒸香更
    0次阅读
  • 茶艺表演的分类介绍
    各种表演,大体可分为三类:民俗茶艺表演取材于特定的民风、民俗、饮茶习惯,以反映民俗文化等方面为主的,经过艺术的提炼与加工的,以茶为
    0次阅读
  • 查看更多
加载更多
懂白酒更懂生活
寻白酒更多知识,白酒都有哪些香型?
了解白酒品牌、产品特色及企业文化!
点击查看
子均邓公液
子均邓公液

一个世纪的经典味道 子均邓公液 是五粮液的创制人—邓子均之嫡孙邓真远创立的高品质白酒品牌。邓子均于1911年开办利川永酒厂;1925年创立五粮秘方;1932年定名注册五粮液;1952年献秘

点击查看
邓子均传承
邓子均传承

邓子均传承酒生产产地在宜宾,这里拥有得天独厚的弱酸性紫红土,最宜作为五粮浓香工艺的筑窖及窖泥培养土。粘性强、微碱弱酸,富含多种矿物质。加之地下水经砂岩自然过滤,水中金属物质含量极低,硬度小,实为天然软水,非常有利于发酵的1000多种微生物的生存。生产基地都在三江之边,同用一个地域的古老地下泉水源。

点击查看
稻花香
稻花香

稻花香酒引进中国名酒之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取“龙眼”优质矿泉水通过混蒸、混浇、万年糟、人工培养老窖、封窖发酵、自然生香、分层蒸馏、按质摘酒、按级并坛、地窖贮藏、科学调配、精心包装而成的浓香型白酒。产品具有清澈透明,窖香浓郁,入口纯正、净爽,诸味协调,回味悠长的特点。在红楼梦里面有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稻花香应该取自于这里,

点击查看
叙府
叙府

叙府牌叙府系列酒严格按照传统的“混蒸续糟,双轮底发酵,缓火蒸馏,量质摘酒,贮存老熟,精心酿制”的独特酿酒工艺结合现代先进的酿酒科技成果,精选高粱、小麦、大米、玉米,糯米为原料,经固体发酵,长期贮存,严格酿制而成。叙府大曲因质量过硬,独具“窖香浓郁、绵甜净爽、甘冽醇美、饮后尤香”的风格

点击查看
0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