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知识/茶叶知识/茶叶的文化/正文

茶宴形成于浙江的什么山

来源: 原创
作者: 源源
2022-12-27 10:11:00
次阅读

茶宴形成于浙江的什么山

茶宴形成于浙江的径山,径山茶宴自唐朝开山祖师法钦禅师植茶采制,以坐禅供佛而逐渐被人们所知晓。至两宋时代,因为径山寺的发展以及临济宗的兴盛而红极一时,这种茶宴有着完善的制度,庄重的礼法和规范的程序。

这其中参考最多的就是《百丈清规》一书,对禅门和尚修行特别是吃茶的问题作出了很多明确的规矩。

茶宴形成于浙江的什么山

在南宋时期,临济宗的杨岐派在江南地区呈一支独秀的态势,令径山茶宴在江南一带大受欢迎。甚至远渡日本,如今已经有1200多年的历史了。

明清时期,随着饮茶方式改以撮泡清饮为尚,径山茶宴逐渐式微,但在径山寺及其下院中仍以十方住持法系流传的方式传承下来。晚清民国时期,随着径山寺的衰落,径山茶宴更加式微,仅在寺僧和周边农户传承。

在日本东福寺等临济宗径山派寺院,迄今仍在每年祖师忌日等举行茶宴法会。

茶宴形成于浙江的什么山

如果说在中国发展衰退的径山茶宴在日本取得极大成功的话,我们也许也该反省自己的茶文化该如何 去传承,保护和利用。特别地,不仅是喝茶,茶宴首先是宴席,是对美食生活的一种佛门理解,是修行?是传承?是平静的内心?

从佛学价值来看。径山茶宴在举办过程中,最核心的内容就是以茶宴的形式来继承发扬大慧宗杲提出的“看话禅”——来宾与主人、师父与徒弟之间借助“参话头”的形式。

在一问一答、对话中参禅悟道,使茶宴变成法事法会,成为修持的课堂。这与古希腊时代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人的对话哲学极为相似。也许,东西方文化在这方面有共同之处。

茶宴形成于浙江的什么山

从艺术价值来看,首先重要的便是禅茶一味的审美感。

径山茶宴把清规戒律、身心修行和儒家的礼法、茶艺高度地融合到了一起,借助茶宴这一种形式令寺庙的清规戒律更为程序化,令更多的人可以参与、欣赏这样的禅茶会。

杭州的灵隐寺也有自己的禅茶法会,但是径山茶宴法会传承千年,自有自己的根基和脉络,这是其他寺院学不来的文化传统。此外,东传日本后,径山名声大震,哪怕国内发展不好的时候,却和日本文化融合,创造出自己的源流特色。

茶宴形成于浙江的什么山

从文化来看,有着千余年历史的径山茶宴是一种古老的禅茶礼仪,我国的茶文化是中华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而径山茶宴是我国茶文化中最为璀璨的明珠,它有着丰富的文化价值以及科研价值,能够帮助学者们更好地研究禅文化、茶文化以及礼俗文化,对现代的禅学、茶学等也都有一定的科学研究价值。

径山茶宴不仅是径山寺的传统法会,现在也融入到径山周边普通老百姓的文化娱乐生活之中,这边是文化的力量吧,最终是否能够得到传承,还是看文化的正能量,如果它好,自然可以受到老百姓打心眼的热爱。

关注我们,了解更多茶叶、白酒、好物资讯

茶宴形成于浙江的什么山查看地址:https://www.dixiangxunyuan.com/chawenh/545.html了解知识。

延伸阅读:
展开全文

中国古代茶道的四大流派

茶道的精髓

相关茶叶
一香一茶一酒一人生
汉水银梭
汉水银梭
陕西 汉中 绿茶 不发酵 性偏寒
九华毛峰(九华佛茶)
九华毛峰(九华佛茶)
安徽 池州 绿茶 不发酵 性偏寒
井岗翠绿
井岗翠绿
江西 吉安 绿茶 不发酵 性偏寒
古劳茶
古劳茶
广东 江门 绿茶 不发酵 性偏寒
桐城小花
桐城小花
安徽 安庆 绿茶 不发酵 性偏寒
汉山红
汉山红
陕西 汉中 红茶 全发酵 性温
信阳红
信阳红
河南 信阳 红茶 全发酵 性温
日照红茶
日照红茶
山东 日照 红茶 全发酵 性温
昭平红
昭平红
广西 贺州 红茶 全发酵 性温
越红工夫茶
越红工夫茶
浙江 绍兴 红茶 全发酵 性温
安茶(祁门安茶)
安茶(祁门安茶)
安徽 黄山 黑茶 后发酵 性温
泾渭茯茶
泾渭茯茶
陕西 咸阳 黑茶 后发酵 性温
黑毛茶(安化黑茶)
黑毛茶(安化黑茶)
湖南 益阳 黑茶 后发酵 性温
千两茶(安化黑茶)
千两茶(安化黑茶)
湖南 益阳 黑茶 后发酵 性温
黑砖茶(安化黑茶)
黑砖茶(安化黑茶)
湖南 益阳 黑茶 后发酵 性温
小白银针(建阳白茶)
小白银针(建阳白茶)
福建 南平 白茶 微发酵 性凉
小白贡眉(建阳白茶)
小白贡眉(建阳白茶)
福建 南平 白茶 微发酵 性凉
松溪小白茶
松溪小白茶
福建 南平 白茶 微发酵 性凉
老白茶
老白茶
福建 宁德 白茶 轻微发酵 性凉
政和白毫银针(南路银针)
政和白毫银针(南路银针)
福建 南平 白茶 微发酵 性凉
文山包种
文山包种
台湾 台北县 乌龙茶 半发酵 性平
岭头单丛
岭头单丛
广东 潮州 乌龙茶 半发酵 性平
白芽奇兰
白芽奇兰
福建 漳州 乌龙茶 半发酵 性平
武夷肉桂
武夷肉桂
福建 南平 乌龙茶 半发酵 性平
水金龟
水金龟
福建 南平 乌龙茶 半发酵 性平
沩山毛尖
沩山毛尖
湖南 长沙 黄茶 微发酵 性寒
黄大茶
黄大茶
安徽 六安 黄茶 微发酵 性寒
远安黄茶
远安黄茶
湖北 宜昌 黄茶 微发酵 性寒
鹿苑毛尖
鹿苑毛尖
湖北 宜昌 黄茶 微发酵 性寒
北港毛尖
北港毛尖
湖南 岳阳 黄茶 微发酵 性寒
小金沱(熟茶)
小金沱(熟茶)
云南 西双版纳 普洱茶 后发酵 性温
普洱龙珠(生茶)
普洱龙珠(生茶)
云南 临沧 普洱茶 自然陈放 性寒
下关沱茶(生茶)
下关沱茶(生茶)
云南 大理 普洱茶 自然陈放 性寒
金瓜贡茶
金瓜贡茶
云南 普洱 普洱茶 后发酵 性温
普洱砖茶
普洱砖茶
云南 西双版纳 普洱茶 后发酵 性温
蜜桃乌龙茶
蜜桃乌龙茶
安徽 亳州 再加工茶 半发酵 性平
玄米茶
玄米茶
安徽 亳州 再加工茶 干燥 性平 玄米茶
人参乌龙茶(兰贵人)
人参乌龙茶(兰贵人)
台湾 台北县 再加工茶 半发酵 性平 人参乌龙茶 兰贵人
踏雪兰妃
踏雪兰妃
四川 雅安 再加工茶 窨制 性平
猴王茉莉花茶
猴王茉莉花茶
湖南 长沙 再加工茶 窨制 性平
胖大海茶
胖大海茶
广西 玉林 代用茶 干燥 性寒
蒲公英茶
蒲公英茶
吉林 辽源 代用茶 干燥 性凉
胎菊
胎菊
浙江 嘉兴 代用茶 干燥 性寒
贡菊
贡菊
安徽 黄山 代用茶 干燥 性寒
竹叶茶
竹叶茶
江苏 南京 代用茶 晒干 性寒
爱茶也爱酒!了解更多茶叶识
知识共享快速准确全面
滴香寻源~茶酒知识让你更懂生活
  • 有文化涵养的茶名
    茶叶的文化有文化涵养的茶名
    有文化涵养的茶名有碧潭飘雪、大红袍、洞庭碧螺春、峨眉竹叶青、敬亭绿雪、开化龙顶、汀溪兰香、青城雪芽、文君嫩绿、仰天雪绿,东方美人茶
    0次阅读
  • 宋代点茶用什么加粉打击成悬浮液
    宋代点茶用抹茶加粉打击成悬浮液,宋代的点茶用的是团饼茶,先将茶饼碾碎成粉末,再用茶罗筛过,接着烧水,用沸水冲洗后,将茶粉放入茶盏,
    0次阅读
  • 宋朝点茶是什么
    茶叶的文化宋朝点茶是什么
    宋朝点茶是一种饮茶方式,即先把研细筛过的茶末放入温过的茶碗里,然后注入少量热水,调成膏状,再注水,注水的同时用茶筅[xiǎn]不停的来
    0次阅读
  • 喝茶敲桌子三下还是两下
    喝茶敲桌子是三下,长辈给晚辈倒茶时,晚辈需要五指并拢成拳,并敲击桌子三下;平辈之间,食指中指并拢,敲击桌面三下即可;晚辈给长辈倒茶
    0次阅读
  • 倒茶顺时针和逆时针的区别
    在正式的场合,倒茶都要先客后主,客人是第一位的,先长辈后晚辈,倒茶顺序为顺时针,从自己的左边到右边的讲究,而逆时针倒茶,会出现壶嘴
    0次阅读
  • 倒茶礼仪从左手还是右手
    倒茶礼仪为右手持壶或公道杯为宾客倒茶,顺序为自左到右顺时针倒茶,这样壶口或公道杯是倒退着为宾客分茶,而自右到左逆时针则向前冲着为宾
    1次阅读
  • 传统茶礼仪的基本动作
    泡茶中的礼仪分为肢体语言和动作规范两部分,肢体语言主要包括行走、站立、坐姿、跪姿、行礼等诸多方面,在行走过程中要注意双肩放松,两眼
    0次阅读
  • 茶文化基本知识
    茶叶的文化茶文化基本知识
    茶文化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征,茶文化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联、茶书、茶具、茶画、茶学、茶故事、茶艺等,茶起源于中国,并
    0次阅读
  • 茶道精神是什么的核心
    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亦是是茶文化的精髓所在,茶道精神是指导茶文化活动的最高原则,根据茶道精神可从事茶文化活动,而茶道精神的内含
    0次阅读
  • 中国茶的历史
    茶叶的文化中国茶的历史
    神农时代利用生叶煮着喝,把茶用作他途;西周、东周开始人工栽培茶树;秦代开始当茗饮,调煮、羹饮;汉代开始商业化(制作茶饼);在唐代,
    2次阅读
  • 日本有禅意的茶室名字
    日本有禅意的茶室名字有密庵、妙喜庵、如庵、遺芳庵、孤篷庵、桂离宫、方丈庵、穂堂、無心庭等。茶室则是茶道的重要载体,日本茶道向来尊崇
    0次阅读
  • 喝茶礼仪规矩注意事项
    1、放置或使用茶壶时,壶嘴不能正对客人。2、茶汤不宜倒入过满、七分为佳。3、需依照先老后小、先尊后卑顺序倒茶。4、当客人的茶已喝去半杯
    1次阅读
  • 茶馆名字怎么取名旺财
    茶馆名字可以取五福茶馆、吉祥苑、福道茶楼、鸿运茶室、庆茗春、福临茶馆、芳财茶楼、茗发茶馆等,起名时可根据自己的出发点,然后融入一些
    2次阅读
  • 碧螺春的来历和故事
    相传云昔年间,太湖西洞庭山上住着一位勤劳、善良的孤女,名叫碧螺,而与隔水相望的洞庭东山上,有一位青年渔民,名为阿祥,某年的早春,太
    0次阅读
  • 中国茶道精神
    茶叶的文化中国茶道精神
    中国茶道精神源于茶人与生活、世事的理解,它所蕴涵的精神元素,无疑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我国传统的人文精神根植于“儒、释、道”融
    0次阅读
  • 开茶叶店取什么名字
    开茶叶店取名有茗茶阁、古城茶秀、慧茗轩、香茗居、泽茗茶庄、一品茶庄、一品香茶、祥云茶庄、宫城茗茶、陶怡居、古茶坊、雅茗轩、和韵茶坊
    2次阅读
  • 喝茶的雅称叫什么
    茶叶的文化喝茶的雅称叫什么
    喝茶的雅称叫品茶、品茗、饮甘露、佳茗、沏香茗等,茶在古代有很多异名、别称,如荼、槚、荈、茗、皋芦、不夜侯等,直到如今,茗和茶还通用
    0次阅读
  • 广西油茶是什么东西
    广西油茶是瑶族、侗族传统待客食品,亦是当地盛行的茶饮文化以及习俗,广西油茶是用油炸糯米花、炒花生或浸泡的黄豆、玉米、炒米和新茶配制
    0次阅读
  • 盖碗茶是哪个民族的风俗
    盖碗茶是汉族、回族的风俗,盖碗茶盛行于清代,后来传于各地,如今,在四川成都、云南昆明、北京皆盛行盖碗茶文化,盖碗茶已成为当地茶楼、
    2次阅读
  • 大红袍的来历故事
    茶叶的文化大红袍的来历故事
    大红袍的来历故事,据传有个晋阳的秀才赶考,途经武夷山时却突发急况,当地庙里的一个老和尚用茶水将他治愈,后来秀才高中归来,皇帝赐了一
    2次阅读
  • 茶歇点心品种
    茶叶的文化茶歇点心品种
    茶歇点心品种有蛋糕、红枣糕、萝卜酥、榴莲酥、椰子糕、曲奇饼、布丁、面包、可可卷、三明治、肉松卷等,而茶歇指的是工作期间片刻的休闲活
    0次阅读
  • 禅茶︳一尘不染,空明禅心
    天地微尘,如杂念于心海。茫茫人世,尘扬于呼吸吐纳,落于花间丛里,随风起,随雨没,尘虽微,乱心绪,此未定,彼又起。世间本清静,花自开
    4次阅读
  • 禅茶︳纷纷尘思落,冉冉青烟起
    世事难自料,十年梦悠悠,年少抛人容易去,花底离愁三月雨,看那落花流水春不管,只随东风归去。曲未残,人初散,月花缺。花月聚散由天命,
    54次阅读
  • 泡茶基本手法中茶具取放的原则是
    泡茶基本手法中茶具取放的原则是随取随用、轻拿轻放、及时清洁,茶具是泡茶中除茶叶之外的重要角色,茶具使用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茶汤滋味,
    6次阅读
  • 查看更多
加载更多
茶德与茶道
懂白酒更懂生活
寻白酒更多知识,白酒都有哪些香型?
了解白酒品牌、产品特色及企业文化!
点击查看
子均邓公液
子均邓公液

一个世纪的经典味道 子均邓公液 是五粮液的创制人—邓子均之嫡孙邓真远创立的高品质白酒品牌。邓子均于1911年开办利川永酒厂;1925年创立五粮秘方;1932年定名注册五粮液;1952年献秘

点击查看
邓子均传承
邓子均传承

邓子均传承酒生产产地在宜宾,这里拥有得天独厚的弱酸性紫红土,最宜作为五粮浓香工艺的筑窖及窖泥培养土。粘性强、微碱弱酸,富含多种矿物质。加之地下水经砂岩自然过滤,水中金属物质含量极低,硬度小,实为天然软水,非常有利于发酵的1000多种微生物的生存。生产基地都在三江之边,同用一个地域的古老地下泉水源。

点击查看
稻花香
稻花香

稻花香酒引进中国名酒之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取“龙眼”优质矿泉水通过混蒸、混浇、万年糟、人工培养老窖、封窖发酵、自然生香、分层蒸馏、按质摘酒、按级并坛、地窖贮藏、科学调配、精心包装而成的浓香型白酒。产品具有清澈透明,窖香浓郁,入口纯正、净爽,诸味协调,回味悠长的特点。在红楼梦里面有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稻花香应该取自于这里,

点击查看
叙府
叙府

叙府牌叙府系列酒严格按照传统的“混蒸续糟,双轮底发酵,缓火蒸馏,量质摘酒,贮存老熟,精心酿制”的独特酿酒工艺结合现代先进的酿酒科技成果,精选高粱、小麦、大米、玉米,糯米为原料,经固体发酵,长期贮存,严格酿制而成。叙府大曲因质量过硬,独具“窖香浓郁、绵甜净爽、甘冽醇美、饮后尤香”的风格

点击查看
0
顶部